衡水筑城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聯系人:楊經理
手機:13103180946
郵箱:2874196899@qq.com
地址:河北省衡水市桃城區鄧莊鎮張泡莊村
古今建筑是如何對抗地震災害的
日期:2021-05-14 點擊量:
我國傳統木結構建筑在抵抗地震沖擊力時,采用的是“以柔克剛”的思維,通過各種巧妙的裝配手段,將強大的自然破壞力降至最低。這些建筑都成功地經受了大地震的考驗,且其柔性連接,又使得它具有相當的彈性和一定程度的自我恢復能力。
現代建筑中,用隔震支座的隔震層相當于古代建筑臺基的整體浮筏式作用,隔震支墩相當于和地面成為一個整體,如同古建筑的臺基,既承載著上部結構,又可通過隔震支座的柔性變形減少地震能量的上傳。BRB屈曲約束支撐、阻尼器等減隔震產品,其作用同于我國的古建筑采用木材作為結構主材的柔性框架體系和斗栱屋頂。
時代在進步,科技在發展,新的建筑材料和減抗震技術也在不斷的更新,國家對建筑抗震性能的要求越來越規范,人們終將戰勝地震災害,在地球村安居樂業。
標簽: 鉛芯隔震支座安裝位置、
上一篇:古代沒有隔震支座和阻尼器建筑屹立不倒的密決
下一篇:板式橡膠支座產品描述
相關產品
相關新聞
- 2021-05-14古今建筑是如何對抗地震災害的
- 2025-02-18球鉸支座對抗壓強度的影響
- 2024-09-13網架支座安裝進程
- 2024-09-13建筑隔震彈性滑板支座應用領域
- 2024-08-05建筑隔震橡膠支座的生產工藝